close
一、是過於自信個人的判斷,或自認財大氣粗,不屑設止損。
二、是心中有止損,盤上無止損
三、是隨意用一個金額作為止損點。止損點的設置,可以說是職業交易顧問與普通投資者的最大區別之一。職業交易顧問懂得運用各種技術手段,根據每個幣種的不同特點,合理擺放止損點在市勢未翻轉的情況下,避免止損盤被碰上:在市勢反轉時,可儘量減小損失,從而達到止損的最終目的。而隨意用一個金額或點值作為止損點,往往出現打上止損,即朝預定方向繼續前進的情況,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四、分析判斷不是建立在周密而自信的判斷基礎上,盲目聽信消息或迷信某些匯評。外匯市場相對於股市等投資市場而言,是相對公平的市場,人為操作的難度較大。特別是輿論操縱。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外,其他像美伊戰爭,歐元降息,走勢(至少是短期走勢)往往與事先的輿論相反。因此,作為普通的投資者,因資訊管道,交往範圍,技術水準的限制,往往容易陷入這樣的陷阱。為避免踏入誤區,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輕信重大事件出來前的輿論,待消息出盡,走勢穩定後,再入市不遲。想保持不敗,不能靠博大,而應靠準確把握時機。寧可錯過時機,也要保證準確率。匯市也好,其他投資市場也好,神仙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很多著名的投資機構,彙集了大批精英,也難以保證只贏不輸至於一些自營投資機構的匯評,建議還是不看為好,因這樣的匯評往往目的不純,有有意誤導顧客之嫌。
五、長中短線不分出倉比進倉還難。因為出倉點位不僅考驗趨勢的方向判斷能力,更考驗對趨勢的週期,走勢特點,延展長度的諸因素的綜合判斷能力。跟隨道聼塗説的消息或是匯評進場,也許方向是對的,但何時出場,往往因人性的弱點而顯得猶豫不決。因此經常出現賺少了,後悔;虧了,更後悔。結果大部分匯友都變成了范仲淹,贏亦憂,虧更憂,無時不憂。長此以往的話,即很難在匯市有所作為,獲得收益,又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逐漸就會喪失自信。
其實,作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在每次進場之前,應對趨勢方向有個大致的判斷,即此單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如果判斷是短線的話,進場之後掛個OCO單-Oder Cancel another Order,然後在到達指定點位之前稍加注意即可,沒有必要始終盯在盤前。如果判斷是中長線單的情況下,預先估計一下可能到達的點位設好止損,即可離開盤前,考慮幹些其他的事情。當走勢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向走時,可考慮用止贏單托著走,保證不再出現虧損。一旦出現強烈的單邊走勢,用這樣的方法,往往能抓到肥厚的魚身,但想把整條魚都吃到嘴裏,那是投資大師也辦不到的,那種情況只能說是運氣,是賭博,不符合投資學的理念。許多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往往在自己很少看盤的時候賺到了大錢,始終盯在盤前,反而賺不到錢。這說明缺乏心理素質的系統培養,同時說明運氣好,否則可能是輸大錢。無論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投資者在進場前最應作好的心理準備是,此次進場,能夠承受多大的損失或想承受多大的損失。這實際又回到了以前多次提到的止損問題。投資者最容易遇到的情況是本來想抓個短線,結果不設止損,又不主動認輸,短線變成了長線,可惜是個虧損的長線。能否判斷好短中長線走勢,要看分析技術與經驗的水準。能否把中長線的單子的盈利拿到手,則要看技巧與心理素質如何。希望匯友們能明白這個道理,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訓練。

六、猶豫不決,因小失大:優柔寡斷是保證金交易的最大敵人之一,。果斷的行動來自于自信的判斷,但即使有自信的判斷也未必會採取果斷的行動,這其中的原因,即有性格上的問題,也有經驗及是否經過系統的心理訓練等諸方面的問題。

  1. 盲目自信後的猶豫不決,心存僥倖。這部分客戶以原來做實盤的客戶居多。做實盤,因不需要追加保證金,產生的盈虧相對較小,心理壓力也就相對較小。因此有很多客戶就抱著“反正我也不急著用這筆錢,不信等不回來的心理來操作,結果往往僥倖成功,或者說因與保證金交易的原理不同,只要等得起,這樣做實盤交易成功的概率反而較大。殊不知,保證金交易雖然在判斷趨勢上與實盤相同,但在交易技巧及對心理素質的要求上,與實盤可以說有天壤之別。這種巨大的差別主要來自於盈虧的額度上。實盤交易當出現虧損時,大不了當存定期。但保證金交易一旦出現虧損,往往需要再拿出大筆的錢來保,一旦失敗,不僅初期投資蕩然無存,將來還需要多少錢來保還是個未知數,這時給投資者帶來的心理壓力遠非實盤可比。
  2. 想贏怕輸產生的猶豫不決。這些客戶大多是已在匯市上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客戶。保證金匯市完全不同於股市,盲目入市,盈利的幾率極小。這部分客戶往往是在匯市上吃過虧的,在積累了經驗與教訓後,對匯市的風險已有了較深的認識。但正因這種認識,加之技術與技巧不太佳導致贏的時候不敢贏,怕再次被套,故小賺了就跑。但輸的時候,由於人性的弱點,對何時止損又猶豫不決,導致贏小虧大,最終還是成為匯市的失敗一族。
  3. 計較微小的損失帶來的猶豫不決。出現這種情況的客戶則完全是心理素質不佳所致。明知方向不對,但總是希望能在損失較小的價位止損,即使用限價停損。結果是走勢一去不回頭,想要的價位永遠在過去才有,導致虧損遠遠大於預想。

七、過分注重利息:因保證金交易是以貨幣對為交易單位,因此就存在大部分貨幣對買入時賺利息,沽出時付利息的情況。往往有的客戶就因過分看重利息而願意做買單,不願意做沽單。漲勢時還可以,跌勢時,這種思考方法導致易逆市操作,易深度套牢。其實,保證金交易由於槓桿原理的存在,利息收入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以日本目前存在的各家公司交易的美元/日元為例,買入時一天最高的利息也不過一千日元左右,用點數計算,不過一點的浮動盈虧。只有深度套牢,連套幾個月甚至以年計算時,這些利息才會成為負擔。而在前文中我已多次提到,專業的做法,每次交易,必下止損,這樣的話,根本不會使利息成為負擔。因此說,做保證金交易過分看重利息是要不得的想法。

八、贏家和輸家得思維模式

  我們通過贏家和輸家得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得比較就會讓問題更清楚了。請看下表:
         贏家     輸家
交易技術體系:  有      系統 無或者殘缺
對體系的相信程度:絕對相信   懷疑,大多數不相信
市場結果:     贏利     虧損
行為模式:   發現即行動   看看再說
決策依據:  依據並相信信號  懷疑信號,常見思路是:萬一失敗呢?


贏家心態
贏家的行為模式是遵從於他的交易體系,這個體系至少包括3個體系:買入信號體系(BUY),賣出信號體系(SELL),糾結體系(盤整)。這個體系在過去的交易中已經證明了是有效的,穩定的,所以贏家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懷疑自己的體系,這也是為什麼贏家總是固執的,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總是不理會外在的消息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斷。這種堅持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變化?市場證明他出現了錯誤的時候,證明他的體系出現了錯誤的時候,證明他的體系已經不能再靈敏的隨市場而動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修正他的體系
  那麼,是什麼使大多數人在交易中失敗呢?關鍵點在於,這些人不懂得交易規則,我說的不是交易所的買賣規則,而是說這些朋友不懂得交易的贏利規則。在他們的眼裏,規則是不可靠的,是會經常出現意外的、憑感覺的。例如很多人交易虧損了,他們不選擇砍倉,而選擇被套。我問他們錯了為什麼不砍倉?他們通常的回答是:萬一我砍了又長上去呢?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朋友的股票會一跌再跌。
有一種謬論告訴我們心態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這種說法是輸家檢討自己的失敗後的所謂“總結”,他的口頭禪是:“其實我的水準很高,就是我的心態不好”。推卸責任是人性使然,所以,政體建構中人們強調監督和制衡機制,企業管理中需要有外部的第3方審計和內部的制監管。對於交易人而言,決策、執行、監督都是一個人的事情,你對失敗責任的推卸,沒有人會跳出來警告你告訴你這樣做不對,因此,相對企業而言個人交易具有先天的劣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