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風吹 德英工業產值萎縮
【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房市下跌、通膨高漲、經濟趨緩,這些問題不再是美國的專利。七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德英兩國的工業產值下降,經濟現出疲態。
德國五月份工業產值下降二.四%,遠低於預期;資本財是德國出口主力,五月份的生產也掉了三.九%;製造業訂單則連續六個月減少。
德國向來是歐洲經濟的引擎,經濟實力為歐元區十五國之首。美國次貸風暴重創全球之際,歐元區的經濟是靠著德國才勉力支撐。不過,德國的出口業卻因為歐元漲價而大受影響。過去一年歐元對美元漲了十五%,對英鎊則漲了十八%,使得德國產品的海外價格提高,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製造業面對沈重壓力。海德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印刷機製造商,上個月宣布今年獲利將大幅下滑。
英國雖未加入使用歐元,五月份的工業產值也下降了○.八%,創兩年來新低。英國房市則在享受了十年榮景之後開始走下坡,連帶拖垮經濟成長。六月份房地產價值萎縮六.三%,是一九九二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美聯證券分析師布萊森表示:「英國房價居高不下,消費者負債沈重,頗有美國房市泡沫化的跡象。」假使英國房市果真泡沫化,經濟放緩與通膨升高的效應將愈演愈烈。英國自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後,迄今未曾進入經濟衰退。七日公布數據後,英鎊對歐元及美元匯率分別下跌○.六%及○.八%。
經濟表現不佳的歐洲國家還有愛爾蘭,六月份失業率高達五.七%,創九年新高,主因是建築業人力需求萎縮。該國近十年經濟蓬勃發展,國內需求增加,因此大興土木、蓋樓鋪路,建築業成為經濟成長主力。惟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信用緊縮及消費者信心不振導致愛爾蘭房價下跌,建築業不振。十餘年來,愛爾蘭政府年年都有預算盈餘,今年則因先前投入基礎建設過多,將首度出現三十億歐元的預算赤字。
本週四法國與義大利將公布五月份工業產值數據,預估也是呈現下滑之勢。分析師認為,歐元區的前景還是要看全球經濟的動向,並預測下半年甚至到二○○九年,歐洲經濟仍將趨緩。
=è超想放空歐洲,可惜沒有相關ETF 的標的物!